系所职称:国际关系系 预聘助理教授 学科方向:政治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研究领域:国际发展、后发国家建设、政治参与 学位信息: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2022年) 联系方式:lixiaoyuan@tongji.edu.cn" /> 星空·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星空·综合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栗潇远

系所职称:国际关系系 预聘助理教授 学科方向:政治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 研究领域:国际发展、后发国家建设、政治参与 学位信息: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2022年) 联系方式:lixiaoyuan@tongji.edu.cn


同济任职

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荣誉奖励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武装力量与中国式现代化学术研讨会暨军事政治学专家论坛”优秀论文(2024年)

第三届“王惠岩政治学优秀博士论文奖”入围(2023年)

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人华侨研究院第二届“区域和平与发展”博士研究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2022年)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2019、2022年)

北京大学第二届“博望天下”区域与国别研究生博士生论坛博望奖(2022年)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博士生论坛优秀论文,一等奖(2021年)、二等奖(2020年)

吉林大学第二届“北辰”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博士生论坛三等奖(2021年)

北京大学第十四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三等奖(2021年)

华东政法大学“海派集英”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博士生论坛二等奖(2021年)

复旦大学“卓越博士”科研项目培养计划(2021年)

共青团复旦大学委员会优秀学生(2020年)

复旦大学优秀共青团员(2020年)

第十六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复旦大学校内选拔赛一等奖(2019年)

中国教育部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7年)

上海市研究生论坛(上海市学位委员会、上海中共党史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二等奖(2017年)


主要国际(境外)出访身份

2023年6月—2023年7月 同济大学佛罗伦萨海外校区暑期营(2023 Summer School Tongji Overseas Campus in Florence),带队老师

2018年9月—2019年1月:瑞典隆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学期交换项目

20188月:欧洲阿尔卑巴赫论坛(European Forum in Alpbach),奖学金获得者(scholarship holder

20176月—20178月:美国耶鲁大学 研究生暑期项目


教育背景

20199月—20226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法学博士(政治学理论)

20169月—20196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法学硕士(政治学理论)

20129月—20166月: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法学学士(政治学与行政学)


主讲课程

《日本政治与对外战略》(本科生)

《比较政治学》(本科生,教学团队参与)

《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研究生,教学团队参与)


科研项目(按年份从近到远)

(一)主持课题

1.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重要战略地带新兴国家租金分配与现代化增长动力研究”

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汲取能力现代化视角下美国常规武器转让政策绩效评估”

3. 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委托课题:“美国2022年中期选举情况分析与预测”

4. 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系统2020年度统一战线研究立项课题:“疫情蔓延背景下加强和改善新社会阶层统战工作的对策研究”

5. 复旦大学亚洲研究中心2020年度学术资助项目:“外部冲击、政党联盟与精英激励:战后东亚主要国家经济增长的新解释框架”

6. 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2019-2020学年年度立项课题:“比较政治学研究方法和设计前沿研究”

7. 复旦大学陈树渠比较政治发展研究中心年度2022-2023学年立项课题:“印尼政治庇护体系与工业化建设研究”


(二)参与重要课题

1.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招标课题“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研究”(开题论证)

2.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的理论和实证基础及精准扶贫效果研究”(子课题)

3. 上海市委办公厅“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工作成效评价体系研究”项目(参与指标设计和报告撰写)

4. 上海市黄浦区委“持续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专题项目(调研报告撰写)

5.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全球正义项目(指标数据搜集、整理)


科研成果(按年份从近到远)

(一)学术论文

1. 《美苏援助与南方国家财政汲取能力变动》,《世界经济与政治》,2024年第8期,第32-68页。(CSSCI,独作)

2. 《支持网络与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稳定器和消减器的机制》,《中国研究》,2023年第1期,总第30期,第64-88页(CSSCI,通讯作者)

3. Social Embeddedness and Protest Avoidance: 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Volume 67, Issue 9, pp. pp. 1704–1730. (SSCI/Q1,第三作者)   

4. 《实证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因果推断:挑战与精进》,《社会科学》,2023年第8期,第17-28页(CSSCI,通讯作者/第二作者)

5. “双层政治代理人互动如何影响减贫绩效?——来自吕梁-太行连片特困山区的案例证据”,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4期,第103-117页(CSSCI,独作)

6. “115届美国国会涉华提案行为模式研究”,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22年第4期,第62-98页(CSSCI,通讯作者/第二作者)

7. “积极老龄观融入志愿服务参与对社区社会资本的影响效应——基于福州市调研数据的分析”,载《老龄科学研究》2022年第1期,第45-60页(独作)

8. “从财政分权、晋升激励到区域竞争——理解中国经济增长“密码”的跨学科探索”,载《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第39-44页(独作)

9. “社会关系网络对志愿性社区参与意愿的影响效应——基于上海市2519位城区常住居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载《城市问题》2021年第11期,第26-35页(CSSCI,独作)

10. “英国后“脱欧”时代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趋势:北爱尔兰政治体制的分析视角”,载《比较政治学研究》2021年第2期,第288-311页(CSSCI,独作)

11. “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的实践与展望——来自虹口区曲阳路街道“全岗通”工作机制的探索》,载《上海党史与党建》,2021年第5期,第74-79页(独作)

12. “亲缘嵌入式社会网络对都市流动人口参与群体性事件的规避与弱化”,载《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20年第4期,第148-166页(第四作者)


(二)媒体评论

1. “‘组织力工程’让城市基层治理更精细”,《中国社区报》,2021415日第4

https://mp.weixin.qq.com/s/2plhiSnb7aj6Xr3fmgi4qA(学习强国平台全文转载发布)

2. “玩,还是被玩?看民主党双雄面对的是怎样复杂的初选系统”,《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202037https://www.163.com/dy/article/F780T6PE0521RRCK.html

3. “新的“十字路口”?2020大选后的台湾走向”,《复旦中美友好互信合作计划》,2020114https://fddi.fudan.edu.cn/_t2515/54/6c/c21253a218220/page.htm(复旦发展研究院全文转载发布)

4. “深度透析2016年美国大选与中国民主政治设计”,《观察者网》,20161212https://www.guancha.cn/dingmegnli/2016_12_12_383870_4.shtml